大佬又在装萌新了—编辑又玩儿“萌新”?!——点评稚嫩文笔与细腻心思的关系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大量的网络文学涌现出来,其中不乏众多品质优异的小说。而对于小说类点评编辑来说,深入挖掘小说中的细节,点评作者的文风、构思,是必备的技巧。但有时,面对一篇稚嫩的小说,编辑们也会感到一丝小小的心动:这样纯真的文字,仿佛还带着一份初涉文学的热情和无畏,让人不禁想要抱着它,一同成长。
那么,大佬们拿萌新练手,萌新们又因此成为切磋学习的对象,这背后其实代表了什么?
首先,我们不得不提及萌新文化。萌新一词源于“萌芽新手”,在日本互联网语境中,是指对于某个领域还未掌握或认识较浅的人。而在我们的网络世界里,“萌新”则取代了很多原本的新手、生手等表述,成为了一种流行词汇。我们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、游戏论坛、B站等处看到众多「萌新攻略」、「萌新心得」等文章或视频,给人以学习、分享、交流的感觉。
然而,“萌新”这样一个称号,有时也会被人戏称为“菜鸡”、“蒟蒻”等,蒙受一些负面评价。这也是该词汇在日本文化中引起一些争议的原因之一。相信这也会让一些新手或即将成为新手的读者望而却步,降低对于某个领域的兴趣和热情。
回到小说点评的角度,从稚嫩的文笔中能够看到萌新思维的痕迹。比如,在描写人物时,萌新作者往往会用比喻、拟人等手法,来营造人物形象,行业前瞻使其更立体、更有感情色彩。虽然有时会显得有些累赘,但正是这种稚嫩的写作风格,更容易吸引年轻读者的目光,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。
并非所有的萌新作品都能展现出细腻的思维和感人的情感,但也并不是所有成熟作品都没有萌新的痕迹。因此,当编辑为一篇小说点评时,不能因为一个小说作者被戏称为“萌新”,就盲目批判或称赞其作品。应该借助“萌新文化”中的学习分享精神,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新手(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过萌新时期),帮助他们成长,同时也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找亮点,善于挖掘其中的闪光点,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。
因此,当大佬们“再现萌新”,开心地玩乐于“菜鸟犯二”,那是鉴赏力演练,更是对于新生代文学潜能的期待,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,一同进步,成长为优秀的作家。
总的来说,萌新文化尽管有缺点,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。在小说创作和点评中,萌新的文笔和细腻思维可以给作品带来新的呈现方式和精彩的创意。同时,也让我们注意到,切磋交流,学习成长不是上下等级,而是逐渐积淀、不断进步的过程。